基本信息:
刘永刚,1985年毕业承德医学院医疗系,主任医师,现任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1科主任。河北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分会委员,河北省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保定市科技成果鉴定...展开
刘永刚,1985年毕业承德医学院医疗系,主任医师,现任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1科主任。河北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分会委员,河北省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保定市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保定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保定市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曾被市卫生局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参加保定市防治非典专家组被保定市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1985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神经内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1988年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进修神经内科专业,2006年在北京天坛医院进修神经介入专业,师从姜卫剑、杜彬教授。擅长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脱髓鞘疾病、锥体外系疾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在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危重症抢救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尤其在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治疗方面,每年完成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200多例,居保定市领先水平;在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颅内血管支架植入术治疗脑血管狭窄、超早期微导管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等方面已达到河北省先进水平。
近年来开展新技术多项,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其中国家级核心期刊5篇,主编、参编《脑血管病诊治与康复》等书3部。
喜欢的人生格言: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刘永刚,主任医师,神经内1科主任。河北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河北省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保定市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专家,保定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保定市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擅长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脱髓鞘疾病、锥体外系疾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在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治疗方面,如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弹簧圈填塞术、脑内血管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治疗脑血管狭窄、超早期微导管动脉溶栓治疗脑梗塞等方面已达到河北省先进水平。
近年来开展新技术多项,获市科技进步奖一项,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其中国家级核心期刊5篇,主编“脑血管病诊治与康复”等书2部。
去年11月的一天下午,40多岁肖某突然头晕、一侧肢体活动受限,不能言语,急诊住进我院神经内科,诊断急性血管闭塞。根据病情,患者需做介入动脉溶栓治疗,但此时的刘主任因连续做介入手术,大量的“吃线儿”给他的身体已亮起了红灯:异常乏力,手上、身上已发现出血点。他是一名医生,最清楚此时最重要的是暂停手术,避免接触大量的X线。但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案就是急诊血管内接触性介入动脉溶栓。“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刘永刚主任不顾自己身体不适,当晚在介入室的全力配合下,圆满地为患者实施了介入动脉溶栓治疗。术后患者肢体功能完全康复。病愈了的患者仍对自己的病不放心,又带着病历资料到北京宣武医院专家门诊就诊。“你病好了还来干什么?你们当地医院处理的非常好,用药、手术时机掌握的都很好,治疗到位”。专家的话让患者消除了忧虑,也让他对刘主任的精湛技术和忘我工作、带病做手术的精神感佩不已。
科里的同事介绍,去年刘永刚主任身体早有预警,但他就是放不下手术,一直悄悄保密着,直到最后身上遍布出血点,化验白血球只有3000×109/L。暂停了手术的他,既使在值班室输液时都要坐在电脑桌前,一只手输着液,一只手还在移动鼠标,阅览整理脑血管造影影像资料。
去年神经内科完成神经介入手术161例,其例数及手术质量在省内名列第二,在全国的同级医院也属于先进水平,这一历史性的突破,倾注着刘永刚主任的心血汗水,体现了刘永刚勇于开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敬业精神。
刘主任于3月份从北京天坛医院进修神经介入技术回到医院后,积极开展神经内科各种介入手术,独立或主持完成了200多例介入手术,最多时一周做10多台,一天做4个复杂的介入手术,连续在X线源的数字剪影下工作六七个小时。 2007年,刘永刚主任承前启后领跑神经介入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驶入高端技术发展的新里程。
不久前,患者周某因头晕、四肢无力就诊某医院,医院没有给予明确诊断,建议到北京检查。周某通过熟人找刘主任联系北京专家前往会诊。刘主任看了周某的核磁共振X光片,分析患者脑血管多处狭窄,这与临床病变有直接关系,进一步发展还可导致瘫痪卧床,必须采取积极的介入治疗。刘永刚主任对患者说:“不用去北京找专家了,我院就可以治你的病”。后在我院导管室做了脑血管介入手术,在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狭窄处置入了三个支架。术后患者症状消失。3个月后随访,患者再没有过类似原来的头晕、乏力症状。
蠡县的史某,因复视、吞咽困难、四肢瘫痪在其它医院被诊断为脑干梗塞,经对症治疗不见好转,患者几经辗转最后住进我院神经内科。刘主任仔细分析患者病史病症,认真做了相关检查,查阅了国内外文献资料,最后诊断为Fishex病。这一病例极为罕见,刘主任针对患者病情给予对症治疗,患者最后痊愈出院。
2003年,一位74岁的老干部在北京突发脑出血就诊,北京某院专家会诊后诊断脑出血达140ml。由于出血量大,加上年事已高,医生认为治疗的意义不大,建议患者回家维持。患者转到我院,其家人开始准备后事。刘永刚为病人做了进一步检查后认为:患者有希望救治。患者家人半信半疑说:那就死马当活马医吧!刘永主任以其娴熟的技术为患者施行了锥颅穿刺引流术,第二天患者奇迹般地清醒了,感动得患者女儿喜极而泣。第六天,患者颅内血肿全部清除,神志和肢体恢复良好。第七天,老人因为和家人生气第二次发生颅内大面积出血,出血部位在原病灶上,出血量超过了140ml。患者再次面临死神的威胁!家人又开始张罗老人的后事。刘永刚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再次为老人实施了锥颅穿刺引流术,再次创造了奇迹,老人3天后清醒了。这种大面积短时间内两次出血的病人存活率极低,一般情况下连脑外科也放弃了手术。5年过去了,如今依然健在的老人及家人对刘永刚主任的救命之恩依然念念不忘。
刘永刚,用一根导丝以四两拨千斤的魔术演绎出一则则“生死时速”的精彩,与神经内科的同事在脑血管介入治疗制高点上领舞。
周一上午专家门诊
咨询电话:5976692 隐藏